敬請註冊 ... !    登入
關於本協會
登入
軟體品質資源專區
主選單
最新討論文章
討論區主頁
   軟體工程管理
     營運概念文件(OCD)~~軟體發展生命週期重要積木
無發表權

樹狀顯示 | 新的在前 前一個主題 | 下一個主題 | 頁尾
發表者 討論內容
tyrone
發表時間: 2010-06-29 11:03
網站管理員
註冊日: 2003-04-19
來自: CSQA
發表數: 342
營運概念文件(OCD)~~軟體發展生命週期重要積木
前言
營運概念與情境(operational concepts and scenarios),在軟體發展中佔有相極為重要的地位。在能力成熟度模型整合(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 CMMI)裡,不論發展(DEV)(需求發展(RD)過程領域)、獲取(ACQ)(獲取需求發展(ARD)過程領域)或是服務(SVC)(服務系統發展(SSD)過程領域的附加(Addition))系列(constellation),均要求營運概念與情境發展,並成為典型工作產品之一,而各項系統/軟體工程過程標準(例如,ISO/IEC 12207與ISO/IEC 15288)中,亦要求營運概念與情境的發展,並視需要收整於營運概念文件(Operational Concept Document)或營運概念說明書中。由於營運概念文件所描述的資訊,例如產品的目標、任務、功能、效能、以及這些任務、功能與效能完成的方法、步驟、時序、輸入、輸出、使用單位組織結構與能力等,將在系統/軟體產品發展生命週期中,對各階段活動提供協助,以確保最終產品能符合需求。營運概念文件是產品生命週期最早的一份文件,其應由獲取者或客戶(委外情境)、規劃單位或發展者(商用現成品廠商)根據其立場與目的提出。

營運概念文件與生命週期各項工作的關係
在瀑布式系統/軟體生命週期模型上,營運概念乃是系統需求分析階段的產物,而在國際標準ISO/IEC 12207:2008與ISO/IEC 15288:2008則於6.4.1 利害相關者需求定義過程 (Stakeholder Requirements Definition Process)中要求相關營運環境與情境的定義,並提出相關的產出。在實際的系統/軟體產品發展環境中,即使在常見的委外發展的情境下,獲取者在提出建議書徵求文件(Request for Proposal)前,應已在內部完成營運概念文件發展,並獲得內部權責單位的核准,除非委外專案之目的為系統/軟體規劃服務的獲取。

營運概念文件的主要內容涵蓋舊系統的情況、新系統概念、營運情境等,對於系統/軟體產品獲取者與發展者均有重要的意義。對於系統/軟體產品獲取者而言,營運概念與情境乃是計畫工作分解結構(WBS)擬定的重要資訊來源。新系統概念與營運情境,能協助獲取者界定系統的層次及其相關的組件,此意味著可以從新系統概念與營運情境中,發現計畫WBS中的終端產品部分。終端產品的WBS則可作為工作條款(SOW)發展的基礎。工作條款乃是基於產品之實現,需合約甲乙雙方執行的工作項目。提出工作條款乃是獲取者的責任,並為建議書徵求文件/合約的重要部分。獲取者在發展SOW期間,須基於營運概念文件中有關於系統使用單位組織特性、最終產品之營運與維護等等資訊,並配合致能產品(促使最終產品得以完成之產品,例如,專案計畫書、教育訓練設施、開發測試環境等等)WBS迭代發展完成。

在系統/軟體生命週期中,需求規格文件(諸如系統需求規格、介面需求規格)是為發展過程的重要工作物,其內容,和建議書徵求文件與合約一樣,均是以營運概念文件為基礎。根據對於營運概念文件有關於系統目標、組織背景、新系統概念、營運情境的分析與理解,研提出各階需求文件所涵蓋項目,諸如系統的能力(含狀態與模式)、軟體功能、內外部介面需求、非功能項目(含可靠性、可用性、安全性、維護性與可攜性等等)、電腦資源需求、人工作業需求(包括使用者、營運者、及維護者)、與訓練需求等等。在系統/軟體生命週期內,若無任何類似此將和系統任務、能力、及其環境等相關資訊有效融合的營運概念文件,則很容易讓發展者陷入看似永無止境的需求訪談與需求變更中,遲滯發展的進度,而獲取者可能也不容易得到符合需求,且爭議較少的產品。

再者,營運概念文件涵蓋的新系統概念與營運情境,其說明了系統的用途、任務、與各項功能使用程序及方法等,這些訊息亦將是系統/軟體產品驗收規劃時之重要依據,獲取者可據之以提出測試方法與驗收準則,並納入建議書徵求文件中。

營運概念文件的發展
前述的說明中,我們了解營運概念文件在系統與專案的生命週期中,所扮演的角色,且其在系統/軟體的獲取活動中,係屬於獲取者的職責。因此,獲取者為確保獲取之系統目標、任務與概念在其內部獲致共識,且能有助於發展者理解,以實作出符合需求之系統,獲取者實應多著墨於營運概念文件之發展。

根據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與美軍標準Mil-Std 498(軟體發展與文件標準)的建議,營運概念文件的內容應包括現行系統或現況的說明、變更的理由與性質、新系統的概念、營運情境、及相關衝擊分析等等。

營運概念文件與一般需求規格文件所不同處在於,需求規格是經過分類及綜整後,成為條列式需求敘述的集合,其中多半以功能性需求(含介面與資料庫需求)為主,或因依循了某些標準而納入了諸如效能、回應時間之類非功能性需求(但又不夠完整),及功能的情境(諸如,流程圖、活動圖、循序圖,但屬於功能層次),故較無法為發展者提供完整且連貫的系統視觀,但有助於進行架構設計與初步設計工作;而營運概念文件之內容,除了前述的新系統的任務、目標、概念外,對系統本身、次系統及各項功能概念與情境之描述為其大宗,亦即,在該文件中,將會對系統“應做什麼?”、“不做什麼?(例如,面對駭客攻擊時,系統該如何回應,以防止駭客得逞)”、“功能如何運作?”、“功能如何使用?”、“如何完成?”、及“做得多好?”等,提供詳盡的說明。其內容採取分層方式,由上而下對系統解析,並以自然語言與使用者的用語描述,其能讓發展者有完整的系統視觀,並有助於獲取者/使用者代表與發展者間的溝通。

營運概念與情境的發展活動,需要具有想像力之相關人員的參與,包括新系統之使用者(請注意,系統的使用者可能有許多類型,不同的類型的使用者,可能在系統/軟體上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學生註冊系統,使用者包括學生、學校註冊組的職員及其主管,然而,學生常常是被忽略的使用者群)與獲取者的代表。當然,營運人員與維護人員是否參與之決策,將視系統生命週期策略而定。若新系統之營運與維護將由使用者/獲取者單位負責,則應有相關代表參與,以負責新系統有關於營運與維護相關概念與情境之發展。

營運概念文件發展,雖屬獲取者的工作,惟其涉及層面廣泛,應採取團隊方式進行,而獲取者負責營運概念文件發展活動的規劃與執行,並歸納發展的結果,以提出完整文件。營運概念文件之發展,可採取腦力激盪、市場調查、對前一代產品使用回饋的研析、或流程再造(process re-engineering)等方式實施。透過這些方法,使用者代表可以對系統的功能、操作方式、模式、過程與程序、效能、效率、所需處理的資訊、介面的需求等提出完整的描述。

營運概念與情境之發展過程,由組織或系統目標與結果設定開始。經由對於目標與結果的分析,可產生達成這些目標與結果的過程。分析各項過程,以獲得過程所需的過程履行時機與條件、輸入資料、過程產出、處理流程(含角色與職責)、相關設備、設施、工具,與目標之達成有關的量測等;以圖示方式呈現輸入、輸出、處理流程、相關設備、設施與工具之間的關係與互動,繼而分層次逐項以文字描述所有的過程、程序、流程的等等。在發展過程當中,對於系統的探索,應不要涉及過於專業的資訊技術與用語,儘可能採用使用者有過經驗且能理解者,對於用途清楚,但細節並不確定之資訊設備,可視之為黑箱。

營運概念文件之內容,除以文字描述外,對於系統概念與情境部分,應佐以概念圖、流程圖、時線(time line)圖及方塊圖等,對於情境的說明,亦可以使用影片或動畫呈現。由於營運概念文件是系統的使用者觀點文件,因此,不建議採用使用案例圖(Use Case Diagram)、活動圖(activity diagram)及循序圖(sequence diagram)等UML圖示記法。儘管,發展者對於UML圖示記法可能極為熟悉,但對於使用者/獲取者而言可能完全沒有經驗的,亦不可能要求使用者/獲取者只是為獲取一套系統,而去學習以後可能不再用到的圖示記法,同時對於獲取者可能亦緩不濟急;此種情況亦適用於系統/軟體需求規格文件上。

營運概念文件發展時應特別注意的是,在系統/軟體生命週期中,該文件並非不能變動的,而是須配合系統/軟體產品的演進而修改,尤其是在發生需求變更的時,即應根據變更,於營運概念文件中修訂相關的營運情境。

營運概念文件的應用
內容完整且適切的營運概念文件,除了可做為系統測試與驗收測試規劃(含測試用例產生)與履行的基礎外,在規劃與需求分析階段,可以直接供架構師發展系統架構,分析師提取相關之需求規格。此外,分析師亦可憑藉其中的完整新系統描述,分析與評估系統於營運環境中可能面臨的風險,從而推導出系統的安全性需求(security requirements)、基於安全性考量的設計限制條件(design constraints)、或提出系統的安全性政策(security policies)與控制措施(controls)建議,而這些事項通常是目前以使用者訪談方式獲得離散需求所較無法做到的。

營運概念文件亦是系統/軟體生命週期支援性文件的發展依據。系統/軟體的運維涉及各種角色,包括使用者、營運及維護人員等。為確保系統正確地使用、營運與維護,發展者需對相關人員提供與產品相符且適當的支援性文件,這些文件包括使用者手冊、營運與維護手冊、技術手冊等(其名稱可能因專案而異)。在系統/軟體發展生命週期中,根據生命週期過程標準的描述(CNS 14837第5.3.5.4小節),這類文件配合發展的進程,於架構設計階段即應提出初步版本。而該等文件提出之依據,即是營運概念與情境,以及架構設計結果,此乃是因為適切且完整的營運概念文件中,對於系統概念與情境的描述,包括使用者、營運者與維護者等與系統間的互動及相關的情境,故負責該等文件發展之人員,在產品發展初期即運用該文件履行相關工作。

與營運概念文件相關的標準
營運概念文件乃是獲取者提出系統建置案建議書徵求文件的基礎。獲取者應透過營運概念文件的發展釐清與系統有關的所有議題。然而,並非所有的獲取者均具有營運概念文件發展的經驗,甚至於不知如何著手,因此,有類似問題的獲取者,尋求相關標準的協助。這類標準包括國際標準ISO/IEC 15289 系統與軟體生命週期過程資訊產品內容(文件) (Content of systems and software life cycle process information products (Documentation))第10.45節所列產品需要評估(product need assessment)(報告)、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 Std 1362系統定義─營運概念文件標準、美軍標準Mil-Std-498 軟體發展與文件之營運概念說明書(Operational Concept Description)範本等。這些標準對於營運概念文件內容的結構與要求均有詳細的說明,可作為發展與寫作時的參考。

結語
營運概念文件乃是獲取者啟動系統/軟體獲取過程後應完成的第一項產品。營運概念文件說明了系統/軟體的任務、目標、環境、概念、營運情境等資訊,除能用以擬訂建議書徵求文件及系統驗收準則外,在系統/軟體發展中相關工作的依據,故獲取者在提出建議書徵求文件前,應召集獲取系統/軟體的利害相關人員,共同完成此項文件。

欲使營運概念文件內容更為完整、適當且具體,獲取者在發展營運概念文件時,宜能援引國際標準化組織、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或權威機構所定標準,做為依據或指引,將可使營運概念文件發展工作事半功倍。
原文來源


----------------
引文: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林泰龍
◎軟體品質協會 理事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資訊及通信國家標準技術委員會(TC21/SC3資訊軟體分組委員會)委員
Youtube Channel: http://www.youtube.com/user/tyrone9304

樹狀顯示 | 新的在前 前一個主題 | 下一個主題 | 頁首

無發表權
 
-=協會通訊地址:330047 桃園市桃園區大林路100號6樓 =-
電話:(03) 367-8567 電子信箱:register@csqa-tw.org.tw=-
-=本網著作權為中華民國資訊軟體品質協會所有,禁止未經授權轉貼節錄=-
Powered by XOOPS , Twe76.net